中国无人叉车的应用早在9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主要应用于烟草、军工、铸币印钞等行业,应用方式主要是集成商购买叉车企业的基础车体进行自动化改装,价格不菲。
2014年开始,传统叉车企业为求转型,纷纷布局叉车AGV/AMR市场,以林德、杭叉、合力、柳工等为代表。同时,市场上也相继出现了一批专注于无人叉车应用的厂商,成为行业内的有利竞争者。
我国叉车AGV/AMR机器人在2014年之前市场仅有数家企业在销售,2014之后,叉车AGV/AMR企业雨后春笋,诸多企业纷纷切入市场。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目前国内叉车AGV厂商超过60家,这其中包括传统AGV厂商、传统叉车厂商、物流集成商及仓储机器人企业等,而企业属性的不同导致各家有不同的考量,在市场竞争中也各有其优劣势。
传统叉车企业最初在这一领域主要的业务是为叉车AGV/AMR厂商进行车体代工,随着智能制造的甚嚣尘上,传统叉车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在叉车AGV/AMR广受欢迎的情况下,传统叉车企业基于自身车体设计及生产制造的优势,再进行软件开发似乎水到渠成。对车体工艺的熟悉以及有着成熟销售网络的传统叉车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一定优势。